当春风掠过赤峰广袤的大地,2403.98万亩草原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专属休牧期。从曾经牧民们“逐草而牧”的传统生产模式,到如今精心守护草原、实现“护草共生”的全新转变,赤峰正用实际行动,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,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。
早春时节,阿鲁科尔沁旗率先开启了草原“休眠”模式。3月1日,这里的草原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,进入为期三个半月的休牧期。此时正值牧草破土萌发的脆弱时刻,休牧让这片土地得以休养生息。巴林右旗紧随其后,自3月15日起,也为草原设置了三个月的恢复“缓冲带”。克什克腾旗则抓住4月至6月的黄金时段,借助春末夏初的温润气候,助力牧草茁壮成长。翁牛特旗更是安排了从4月1日至7月1日长达90天的休牧期,为草原生态修复提供充足时间。四地接力,错峰休牧,依据草原物候规律与生长周期,为每一寸草场量身定制“休养计划”,一张科学规划的草原生态?;ね缇痛酥?。
为了确保休牧工作顺利推进,市林草局与各旗县区紧密配合。市林草局印发相关通知,从制度层面为休牧工作提供坚实保障。各旗县积极创新宣传方式,让休牧政策走进千家万户。阿鲁科尔沁旗联合苏木镇执法队深入牧区,开展“面对面”普法行动,发放宣传资料、举办现场宣讲,让农牧民深入了解禁牧政策;巴林右旗、克什克腾旗、翁牛特旗则通过公告、公开信等形式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休牧意义,让“护草”理念深入人心。
休牧政策的推行,也促使牧民们主动转变生产方式。他们提前储备饲草料,将牲畜转入棚圈科学饲养;引进现代化养殖设备,发展精细化舍饲养殖。这种转变不仅有效减轻了草原承载压力,还提升了养殖效益,牧民们也从单纯的放牧者化身成为“生态卫士”。与此同时,我市构建起“空中+地面”立体监管网络,通过人工巡查、无人机巡航、遥感监控等科技手段,全方位确保休牧制度严格落实。?
如今,在赤峰这片广袤的大地上,休牧禁牧成为画笔,生态?;せ髂环躺⒄沟男峦季罢煨煺箍?。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回馈,更是为可持续发展存蓄更多的生态宝藏。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,绿色将成为赤峰最亮丽、最动人的底色。(南丁 刘忠友 马敬泽)